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4-2-28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坚持“管水、管粮、防肝炎”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
诱发乙肝变肝癌的日常因素
1、酗酒。长期酗酒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可促进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2、陈腐的食用油。陈腐的动植物油类具有毒性,可能致癌。
3、发霉的食物。人们食用发霉的食物会导致霉菌孢子侵入血液或呼吸道而导致身体疾患,发霉的食物多含有黄曲霉素,长期摄入黄曲霉素,会导致肝脏的癌变。
4、放任不管。乙肝患者如果不重视治疗,放任不管,乙肝病毒将持续感染复制、炎症促使肝脏纤维化病变,最后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所以,乙肝患者和家属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定期复查血清转氨酶,半年至一年一次“两对半”,做一次胎儿甲胎球蛋白,每年检查一次b超。
5、滥用药物。滥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很大,面对药物种类增多的情况,患者治疗一定要谨慎,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肝病专家提醒:乙肝病毒对人体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不彻底消灭乙肝病毒,乙肝患者就永无宁日。因此,治疗乙肝首先要消灭乙肝病毒,即要进行所谓的抗病毒治疗。在临床上慢性乙肝患者如能进行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其体内的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坏死及纤维化,延缓或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tigtag.com/hepatopathyi/hepatopathyi3/35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