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9-1-16
当下很多的年轻人,都不能及时的吃饭,所以胃溃疡成了目前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医生和患者或许都有共同的体会,治疗溃疡病并不难,很多药物亦颇有疗效,但问题是治疗不彻底,“治愈”之后很快又会复发;一而再,再而三,令人伤透脑筋。于是,溃疡复发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医学难题。虽然是难题,但是每一种难题最终都会有解决方法。
胃溃疡难治愈易复发,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这些皆因是没能很好地解决溃疡愈合质量的问题。以往判定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疗效,主要看“愈合率”,溃疡一旦愈合,就被认为“治愈”了。殊不知这种“愈合”很可能是表面现象,而实质潜伏着隐患。犹如一项建筑工程,浇灌的混凝土质量不好,里面夹杂着大量杂质(俗称“豆腐渣”),那么这个建筑物就有倒塌之虞。可见“愈合质量”至关重要。所以治标不能长久,治本才是长久之计。
有这样一个事件,在1990年末,在夏威夷国际消化会议上,美国一位消化病权威首先提出了“溃疡愈合质量”的概念,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与认同。其实,人们早已注意到,在肉眼下(内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非都很好。有些溃疡貌似“愈合”,而实际上局部组织结构与功能成熟程度不高,溃疡因子依然存在,以致容易复发。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稳定的方法。
最新的研究表明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溃疡愈合,必须从再生黏膜的组织学、超微结构与功能重建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溃疡愈合质量高,再生黏膜组织结构与功能成熟程度高、黏膜及黏膜下结构重建更为完全,复发率自然就低。因此,评判溃疡药物的疗效,应以其能否真正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为客观标准,而把溃疡愈合速度放到次要地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以往常用的抑酸药物,虽能使溃疡迅速愈合,且能改善溃疡症状,但溃疡愈合质量一般都不高。
具体表现为:溃疡上皮下黏膜分化程度低、胃腺体囊性扩张,微血管减少及结构、排列紊乱,以及再生黏膜功能状态低下,微循环状态和分泌粘液的机能较差,保护性介质产生量少等等,这就为溃疡复发埋下了“祸根”。所以不要简单的吃些哪些常用药物,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治疗做辅助。那么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关键便是解决黏膜细胞再生与功能重建的问题。患者在平时更需要爱护自己的胃,做好养胃的工作。
(jxb) 5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tigtag.com/gastroenterologyp/gastroenterologyp3/101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