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4-3-2
在医药市场中,西药类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在2013年,西药类产品出口受到了传统市场增长放缓的拖累,显示出了明显下跌的趋势,业绩受创。
2013年,我国出口西药类产品数量为724.5万吨,同比增长7.12%,延续了近年来的增长势头;均价则出现3.65%的同比跌幅,是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充分反映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从月度数据来看,2月份和9~10月份为两个低谷。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出口金额为全年最低,仅 19.71亿美元,增速降到谷底(-1.17%)。9月,出口数量出现全年唯一一次负增长,造成该月出口额同比减少4.58%。
传统医药市场依然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对亚欧两大洲的出口额占比为71%,但增速放缓成为拖累,同比增长率分别仅4.99%和2.1%;对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表现更差,同比分别下降1.29%和9.45%;对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额增速相对较快,分别为8.46%和9.17%,但仅34亿美元的规模对于挽救整体颓势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不过这两大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非常值得关注。
2013年,我国进口西药类产品数量同比减少6.93%,但均价大涨20.09%,形势与西药出口截然相反。进口价格的水涨船高,说明我国高端医药的消费能力提升,也预示着国内存在巨大的高端医药消费市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西药类产品是我们的日常常用药,在很多的药品网以及生活中都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西药类产皮出口下跌的趋势很可能会为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应受到医药人士的重视。
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