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4-9-29
多囊肾又称综合征,天性肾囊肿瘤病、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多囊肾、肾脏良性多房性囊瘤、多囊病。我国1941年朱宪彝首先报道,本征临床并不少见。多囊肾有两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年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为多囊肾的常见类型。
症状体征:本病幼时肾大小形态正常或略大,随年龄增长囊肿数目及大小逐渐不断地增多和增大,多数病例到40~50岁时肾体积增长到相当程度才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两侧肾肿大、肾区疼痛、血尿及高血压等。肾肿大 两侧肾病变进展不对称,大小有差异,至晚期两肾可占满整个腹腔,肾表面布有很多囊肿,使肾形不规则,凹凸不平,质地较硬。
肾区疼痛 为其重要症状,常为腰背部压迫感或钝痛,也有剧痛,有时为腹痛。疼痛可因体力活动、行走时间过长、久坐等而加剧,卧床后可减轻。肾内出血、结石移动或感染也是突发剧痛的原因。血尿 约半数病人呈镜下血尿,可有发作性肉眼血尿,此系囊肿壁血管破裂所致。出血多时血凝块通过输尿管可引起绞痛。血尿常伴有白细胞尿及蛋白尿,尿蛋白量少,一般不超过1.0g/d。肾内感染时脓尿明显,血尿加重,腰痛伴发热。
食盐摄入的限制:根据患者病情和肾功能受损程度控制食盐,但并非所有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都要严格限盐。水的摄入:单纯性多囊肾时,由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体内代谢产物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从肾脏排出,因此,单纯性多囊肾患者如无明显的浮肿、心衰、高血压时,不应盲目限水。
蛋白质的控制:现代医学认为,蛋白质摄入过低或过多,对肾脏都无益处。尤其是大量摄入蛋白质后,可产生过多的代谢产物,如末期肾功能不全、毒症毒素中尿素、肌酐、胍类、多胺和某些中分子物质基本上都是氮质的代谢产物。控制蛋白质对于减轻肾脏负担,减少末期肾功能不全、毒症毒素的产生,缓解病情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tigtag.com/nephropathyh/nephropathyh5/5122.html

